一种蹲便器防臭装置pdf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蹲便器防臭装置,包括蹲便器底板,所述蹲便器底板底面与蹲便池凸台顶面贴合,蹲便器底板上安装有防臭盖板,所述防臭盖板后方的蹲便器底板上铰接有U型杆,所述U型杆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螺栓顶紧结构与一根L型杆连接,所述L型杆一端与U型杆连接,另一端通过套管套接在第一支杆一端的杆身上,所述第一支杆另一端杆身通过卡箍固定结构固定在蹲便器角阀上。本实用新型利用小车开关,在使防臭盖板能更方便翻起和关闭的同时,通过多杆联合及锁紧固定,使得盖板能适应任意空间大小的蹲便池,整体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安装便捷。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9846312 U (45)授权公告日 2023.10.20 (21)申请号 9.4 (22)申请日 2023.03.01 (73)专利权人 汪从利 地址 438000 湖北省黄冈市风县但店镇周 子岗村三组33号 (72)发明人 汪从利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6123 专利代理师 刘爱芳 (51)Int.Cl. A47K 13/24 (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蹲便器防臭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蹲便器防臭装置,包 括蹲便器底板,所述蹲便器底板底面与蹲便池凸 台顶面贴合,蹲便器底板上安装有防臭盖板,所 述防臭盖板后方的蹲便器底板上铰接有U型杆, 所述U型杆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螺栓顶紧结构与一 根L型杆连接,所述L型杆一端与U型杆连接,另一 端通过套管套接在第一支杆一端的杆身上,所述 第一支杆另一端杆身通过卡箍固定结构固定在 蹲便器角阀上。本实用新型利用小车开关,在使 防臭盖板能更方便翻起和关闭的同时,通过多杆 联合及锁紧固定,使得盖板能适应任意空间大 小的蹲便池,整体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安装便捷。 U 2 1 3 6 4 8 9 1 2 N C CN 219846312 U 权利要求书 1/1 页 1.一种蹲便器防臭装置,包括蹲便器底板 (1),其特征是,所述蹲便器底板 (1)底面与 蹲便池凸台 (2)顶面贴合,蹲便器底板 (1)底面设有放水口,所述蹲便器底板 (1)上安装有防 臭盖板 (3),所述防臭盖板 (3)后方的蹲便器底板 (1)上铰接有U型杆 (4),所述U型杆 (4)两端 分别通过一个螺栓顶紧结构与一根L型杆 (5)连接,所述L型杆 (5)一端与U型杆 (4)连接,另 一端通过套管 (6)套接在第一支杆 (7)一端的杆身上,所述第一支杆 (7)另一端杆身通过卡 箍固定结构固定在蹲便器角阀(8)上。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蹲便器防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螺栓顶紧结构包括不 锈钢柱 (9)和第一螺栓 (10),所述不锈钢柱 (9)曲面上开有两个第一通孔(11),两个第一通 孔(11)的中心轴处于同一平面,所述不锈钢柱 (9)的两个圆面上开有贯通至第一通孔(11) 的螺纹孔,所述U型杆 (4)和L型杆 (5)一端在插入到所述第一通孔 (11)后,通过第一螺栓 (10)顶紧固定。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蹲便器防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卡箍固定结构包括不 锈钢卡箍 (12)和不锈钢底座 (13),所述不锈钢卡箍 (12)一端与不锈钢底座(13)底面固定连 接,另一端设有调节螺杆(14),所述不锈钢底座 (13)顶面左右两端各铰接有一个合页(15), 所述合页 (15)后端铰接在不锈钢底座 (13)上,中端设有圆弧形凹口(16),前端开有第一圆 孔(17),所述不锈钢底座 (13)上对应第一圆孔 (17)位置开孔,安装时所述第一支杆(7)杆身 卡在圆弧形凹口 (16)内,通过第二螺栓 (18)将合页 (15)与不锈钢底座 (13)锁紧固定,进而 将第一支杆 (7)一端固定在蹲便器角阀(8)上。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蹲便器防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套管 (6)前端曲面上 开有第二圆孔 (19),套管 (6)圆面后端开有第三圆孔(20),所述第二圆孔 (19)与第三圆孔 (20)的中心轴互相垂直,所述第二圆孔 (19)孔径等于L型杆 (5)杆径,第三圆孔 (20)孔径等 于第一支杆(7)杆径。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蹲便器防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蹲便器底板 (1)前端 设有凹口 (21),所述凹口 (21)底面为斜面,凹口(21)后侧面上开有贯通至蹲便池内的第二 通孔 (22),所述防臭盖板 (3)前端底面设有卡块(23),所述卡块 (23)对应第二通孔 (22)位置 设有第三通孔(24)。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蹲便器防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凹口 (21)内还安装有 小车开关(25),所述小车开关 (25)包括第一弹簧 (26)、小车(27)、连杆 (28)、转轴(29)和按 钮(30),所述第一弹簧 (26)一端与凹口 (21)前侧面连接,另一端与小车(27)连接,所述小车 (27)底部安装有滚轮,滚轮与凹口 (21)底部斜面接触,所述小车 (27)前端可在防臭盖板(3) 盖下后,在第一弹簧 (26)的推动下依次插入到第二通孔(22)和第三通孔 (24)内,从而使防 臭盖板 (3)保持闭合状态;所述小车 (27)顶端左右两侧各铰接有一根连杆 (28),所述连杆 (28)一端与小车 (27)铰接,另一端与按钮(30)底部铰接,所述连杆 (28)杆身上还设有滑槽 (31),所述转轴(29)穿过滑槽(31)且两端分别垂直插入到凹口 (21)左右两侧壁内。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蹲便器防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蹲便器底板 (1)与防 臭盖板 (3)之间通过弹簧夹(32)铰接。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蹲便器防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U型杆 (4)、L型杆 (5) 和第一支杆 (7)为金属杆或塑料杆或木质杆。 2 2 CN 219846312 U 说明书 1/4 页 一种蹲便器防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蹲便器防臭盖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蹲便器防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蹲便器是指使用时以人体取蹲式为特点的便器,通常分为无遮挡和有遮挡两种类 型。以往的蹲便器多为无遮挡型(便池完全敞开),这种形式的蹲便器易引起臭气泄漏,造 成室内空气污染,蟑螂等害虫也能够最终靠下水道孔进入房间,传播细菌,并且无遮挡的便池 还存在卡脚等安全风险隐患。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带有遮挡的蹲便器,这类蹲便器是通过在便池 上方放置盖板,在避免卡脚的同时还能够阻止便池内的气味逸出以及蟑螂等害虫进入房 间。 [0003] 然而现有的蹲便器防臭盖板大多需要用手来翻起和关闭 ,不仅操作不便,也存在 有卫生问题,而能自动翻起和关闭的盖板,结构往往较为复杂,容易因空间和场地的限制 导致安装困难,甚至无法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一种蹲便器防臭装置,在使防臭盖板 能更方便翻起和关闭的同时,通过多杆联合,使得盖板能适应任意空间大小的蹲便池,整 体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安装便捷。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蹲便器防臭装置,包括蹲便器底板,所述蹲便器底板底面与蹲便池凸台顶面 贴合,蹲便器底板底面设有放水口,蹲便器底板上安装有防臭盖板,所述防臭盖板后方的蹲 便器底板上铰接有U型杆,所述U型杆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螺栓顶紧结构与一根L型杆连接,所 述L型杆一端与U型杆连接,另一端通过套管套接在第一支杆一端的杆身上,所述第一支杆 另一端杆身通过卡箍固定结构固定在蹲便器角阀上。 [0007] 所述螺栓顶紧结构包括不锈钢柱和第一螺栓,所述不锈钢柱曲面上开有两个第一 通孔,两个第一通孔的中心轴处于同一平面,所述不锈钢柱的两个圆面上开有贯通至第一 通孔的螺纹孔,所述U型杆和L型杆一端在插入到所述通孔后,通过第一螺栓顶紧固定。 [0008] 所述卡箍固定结构包括不锈钢卡箍和不锈钢底座,所述不锈钢卡箍一端与不锈钢 底座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调节螺杆,所述不锈钢底座顶面左右两端各铰接有一个合 页,所述合页后端铰接在不锈钢底座上,中端设有圆弧形凹口,前端开有第一圆孔,所述不 锈钢底座上对应第一圆孔位置开孔,安装时所述第一支杆杆身卡在圆弧形凹口内,通过第 二螺栓将合页与不锈钢底座锁紧固定,进而将第一支杆一端固定在蹲便器角阀上。 [0009] 所述套管前端曲面上开有第二圆孔,套管圆面后端开有第三圆孔,所述第二圆孔 与第三圆孔的中心轴互相垂直,所述第二圆孔孔径等于L型杆杆径,第三圆孔孔径等于第一 支杆杆径。 [0010] 所述蹲便器底板前端设有凹口 ,所述凹口底面为斜面,凹口后侧面上开有贯通至 3 3 CN 219846312 U 说明书 2/4 页 蹲便池内的第二通孔,所述防臭盖板前端底面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对应第二通孔位置设有 第三通孔。 [0011] 所述凹口内还安装有小车开关,所述小车开关包括第一弹簧、小车、连杆、转轴和 按钮,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凹口前侧面连接,另一端与小车连接,所述小车底部安装有滚 轮,滚轮与凹口底部斜面接触,所述小车前端可在防臭盖板盖下后,在第一弹簧的推动下依 次插入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内,从而使防臭盖板保持闭合状态;所述小车顶端左右两侧 各铰接有一根连杆,所述连杆一端与小车铰接,另一端与按钮底部铰接,所述连杆杆身上还 设有滑槽,所述转轴穿过滑槽且两端分别垂直插入到凹口左右两侧壁内。 [0012] 所述蹲便器底板上安装有防臭盖板,蹲便器底板与防臭盖板之间通过弹簧夹铰 接。 [0013] 所述U型杆、L型杆和第一支杆为金属杆或塑料杆或木质杆。 [0014] 与现存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5] 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拆装方便快捷,通过螺栓锁紧结构和套管,将U型杆、 L型杆和第一支杆联结,再通过卡箍固定结构将第一支杆固定在蹲便器角阀上,以此来实现对 蹲便器底板的固定,螺栓锁紧结构可以通过调整对U型杆和L型杆的固定位置,调节蹲便器 底板的纵向长度,套管能够将L型杆和第一支杆呈十字固定,保证了蹲便器底板的安装方 向。 [0016] 2、本实用新型防臭盖板开启和闭合方便,通过在蹲便器底板前端设置小车开关, 用户能直接通过脚踩小车开关顶部的按钮,使小车整体后移,从而将小车前端退出防臭 盖板底部的第三通孔,使得防臭盖板能够在弹簧夹的作用下自动翻起,而防臭盖板底部卡 块与小车接触角均经过倒圆角处理,当防臭盖板关闭时,卡块底端能够将小车挤出,待卡块 继续向下移动至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对齐时,小车在第一弹簧的推动下弹出,卡住防臭盖 板,使其保持与蹲便器底板的闭合状态。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蹲便器防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箍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栓顶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小车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图1中卡箍固定结构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臭盖板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1、蹲便器底板;2、蹲便器凸台;3、防臭盖板;4、U型杆 ;5、L型杆;6、套管;7、第 一支杆;8、蹲便器角阀 ;9、不锈钢柱;10、第一螺栓;11、第一通孔;12、不锈钢卡箍;13、不锈 钢底座;14、调节螺杆;15、合页;16、圆弧形凹口;17、第一圆孔;18、第二螺栓;19、第二圆孔; 20、第三圆孔;21、凹口;22、第二通孔;23、卡块;24、第三通孔;25、小车开关;26、第一弹簧; 27、小车;28、连杆;29、转轴;30、按钮;31、滑槽;32、弹簧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4 4 CN 219846312 U 说明书 3/4 页 [0025] 如图 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蹲便器防臭装置,包括蹲便器底板1,所述蹲 便器底板1底面与蹲便池凸台2顶面贴合,蹲便器底板1底面设有放水口,蹲便器底板1上安 装有防臭盖板3,所述防臭盖板3后方的蹲便器底板1上铰接有U型杆4,所述U型杆4两端分别 通过一个螺栓顶紧结构与一根L型杆5连接,所述L型杆5一端与U型杆4连接,另一端通过套 管6套接在第一支杆7一端的杆身上,所述第一支杆7另一端杆身通过卡箍固定结构固定在 蹲便器角阀8上。 [0026] 如图3所示,所述螺栓顶紧结构包括不锈钢柱9和第一螺栓10,所述不锈钢柱9曲面 上开有两个第一通孔11,两个第一通孔11的中心轴处于同一平面,所述不锈钢柱9的两个圆 面上开有贯通至第一通孔11的螺纹孔,所述U型杆4和L型杆5一端在插入到所述第一通孔11 后,通过第一螺栓10顶紧固定。 [0027] 如图2、图5所示,所述卡箍固定结构包括不锈钢卡箍12和不锈钢底座13,所述不锈 钢卡箍12一端与不锈钢底座13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调节螺杆14,所述不锈钢底座13 顶面左右两端各铰接有一个合页15,所述合页15后端铰接在不锈钢底座13上,中端设有圆 弧形凹口16,前端开有第一圆孔17,所述不锈钢底座13上对应第一圆孔17位置开孔,安装时 所述第一支杆7杆身卡在圆弧形凹口16内,通过第二螺栓18将合页15与不锈钢底座13锁紧 固定,进而将第一支杆7一端固定在蹲便器角阀8上。 [0028] 所述套管6前端曲面上开有第二圆孔19,套管6圆面后端开有第三圆孔20,所述第 二圆孔19与第三圆孔20的中心轴互相垂直,所述第二圆孔19孔径等于L型杆5杆径,第三圆 孔20孔径等于第一支杆7杆径。 [0029] 如图6所示,所述蹲便器底板1前端设有凹口21,所述凹口21底面为斜面,凹口21后 侧面上开有贯通至蹲便池内的第二通孔22,所述防臭盖板3前端底面设有卡块23,所述卡块 23对应第二通孔22位置设有第三通孔24。 [0030] 所述蹲便器底板1上安装有防臭盖板3,蹲便器底板1与防臭盖板3之间通过弹簧夹 32铰接。 [0031] 如图4所示,所述凹口21内还安装有小车开关25,所述小车开关25包括第一弹簧 26、小车27、连杆28、转轴29和按钮30,所述第一弹簧26一端与凹口21前侧面连接,另一端与 小车27连接,所述小车27底部安装有滚轮,滚轮与凹口21底部斜面接触,所述小车27前端可 在防臭盖板3盖下后,在第一弹簧26的推动下依次插入到第二通孔22和第三通孔24内,从而 使防臭盖板3保持闭合状态;所述小车27顶端左右两侧各铰接有一根连杆28,所述连杆28一 端与小车27铰接,另一端与按钮30底部铰接,所述连杆28杆身上还设有滑槽31,所述转轴29 穿过滑槽31且两端分别垂直插入到凹口21左右两侧壁内。 [0032] 工作原理及过程: [0033] 安装过程:首先将蹲便器底板1放置在蹲便池凸台2上,使蹲便器底板1底面与蹲便 池凸台2顶面紧密贴合,然后分别将U型杆4和L型杆5一端插入到螺栓顶紧结构的第一通孔 11内,调节好位置后,旋紧第一螺栓10,将U型杆4尾端与L型杆5水平端固定,然后将两个套 管6套装在第一支杆7一端的杆身上,调整两个套管6间的距离,使其与U型杆4两端间距以及 两根L型杆5的间距相等,将L型杆5竖向端穿过套管6曲面上的第二圆孔19,之后松开调节螺 杆14,将不锈钢卡箍12套在蹲便器角阀8上,使不锈钢底座13处于蹲便器角阀8上方水平位 置,旋紧调节螺杆14,最后调节套管6高度与不锈钢底座13高度一致后,将第一支杆7另一端 5 5 CN 219846312 U 说明书 4/4 页 杆身置于不锈钢底座13上,将合页15的圆弧形凹口16对准第一支杆7杆身闭合,用第二螺栓 18将合页15与不锈钢底座13锁紧固定即可。 [0034] 工作过程:初始状态下,所述小车27前端依次插入在第二通孔22和第三通孔24内, 防臭盖板3处于稳定闭合状态;当需要打开防臭盖板3时,用户用脚踩下按钮30,小车27在连 杆28的作用下沿凹口21底部的斜面向下运动,从而小车27前端从第三通孔24中退出,防臭 盖板3失去前端约束后,在弹簧夹32的作用下翻起;用户如厕结束后,用脚将防臭盖板3压 下,防臭盖板3底部的卡块23挤压小车27前端,使小车27后移,防臭盖板3得以继续闭合,待 防臭盖板3完全闭合后,此时第二通孔22与第三通孔24位置相对,小车27前端在第一弹簧26 的作用下,进入到第三通孔24内,回复到初始防臭盖板3稳定闭合的状态。 [0035]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 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 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做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 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 围。 6 6 CN 219846312 U 说明书附图 1/5 页 图 1 7 7 CN 219846312 U 说明书附图 2/5 页 图 2 图 3 8 8 CN 219846312 U 说明书附图 3/5 页 图 4 9 9 CN 219846312 U 说明书附图 4/5 页 图 5 10 10 CN 219846312 U 说明书附图 5/5 页 图 6 11 11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按照每个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DB1508T 165—2024春玉米水肥一体化滴灌智慧管理作业规程.pdf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